close

升學之路,到底怎麼走?
12年國教即將啟動,究竟目前確定執行的方向有哪些?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什麼影響?
會考是什麼?特色學校指的又是什麼?《親子天下》彙整相關問題,一掃家長疑慮。

文∣陳雅慧、何琦瑜 攝影∣劉國泰
民國一○三年八月,十二年國教將全面實施。十二年國教改革的理想,是希望透過逐步擴大高中免試範圍,促進教育的多元、適性和因材施教。

經過近半個世紀,台灣才從九年國教走向十二年國教。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教育改革,牽動著台灣整個大學以前的教育體制。也因為牽動範圍、影響過於龐大,目前的改革方案,採取逐步、漸進,而非「一次到位」的方式進行。例如,原本九年國民「義務」教育,是強迫入學;但未來延長的十二年國民教育,初期並不強迫人人都要念高中,而是自願入學。

五月二十日宣布的「十二年國教草案」,也採取「過渡」的作為︰初步維持了三成的「特色招生」,保留部分明星高中仍用考試篩選入學。

草案一出,各方利益團體透過公聽會、媒體放話,相互衝突、矛盾的各種主張拉扯著政策的走向︰
強調「理想」的一方認為,十二年國教不可以「過渡」;政務委員朱敬一投書強烈反對「保留特色高中」,要求「一次到位、立刻全面免試」。朱敬一認為,國民教育根本不應該有「明星高中」的存在,那就像「哈佛辦幼稚園」一樣可笑。

家長團體為了「特色學校升學要採計在校成績」的方案而抗爭,全國家長聯盟主張選學校完全抽籤決定,不要任何門檻。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甚至因此憤而辭職,不願為十二年國教政策背書。

另一方面,台北市教師會針對教師的調查卻顯示,近七成教師反對「免試入學」做為升高中的主要管道。每天在教學現場「作戰」的教師們,反而保守的希望把免試比例降低,擔心斷然拿掉基測,會使學生學力大幅下降,老師無所適從。

反對廢除基測的學者認為,不該全面採納西方自由放任式的教育,應適度保留考試,有助於社會流動的公平性。放任家長選擇,反而加速貧富差距。

歷經了紛紛擾擾的公聽會和各方意見的激烈表述,六月中,教育部折衷調整了原本的草案,將免試入學「上限」的比例,微幅提高到七成五;同時也降低了特色學校的比例為二成五。

教改沒有仙丹
此外,為了對國中三年基本學力有普遍性的了解,教育部決定在廢除基測後,舉辦國中「會考」。會考成績原則上與升學脫鉤,只分為「精熟」、「基礎」、「待加強」三級。希望藉此在免試時代仍能監控國中教育品質。

理想上看似應該有共識的「十二年國教」,歷經二十六年的醞釀,為什麼還是如此「起步維艱」?教育主管機關成為「騎驢的父子」,動輒得咎,做什麼都是錯的。

「升學制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,」長期參與升學制度審議的一位教育部官員私下表示,無論抽籤、考試,每一種制度都有人反對。長期以來期待升學制度引導教育改革是不切實際的。「政府該花力氣的是:辦好每個學校,把落後的孩子拉起來,」他說。

十二年國教的方案洋洋灑灑,從教師教學精進、優質化高中、補救教學政策等,「我們有二十七個方案,但大家只關心跟升學有關的那兩個,」教育部官員無奈的說。

現實是,若要讓已經實施了四十多年,透過分數考試排名,長久被標籤化、階級化了的高中職學校,一夕之間抹平打破,幾乎是一場社會革命。這些學校的階級,分分不同、校校有高低,而且有跨世代的認同感。

「我也完全認同『每個孩子都能念到好學校』的終極理想,但這個理想就是沒有辦法在一○三年實現。我們沒有仙丹,」教育部官員指出。

無論有多少爭議,十二年國教,終於確定往前跨出了一步。雖然礙於現實,某種必要的「過渡」和「妥協」不可避免,但如何穩當的跨出第一步,讓一年比一年進步,或許是經歷過一夕之間「教改大震撼」的台灣社會,應該要有的耐心。

對於處在過渡期的家長和學生們,到底會受到哪些影響?該採取什麼樣的心態和作為?《親子天下》特別整理到截稿為止的各項政策進展與影響,希望幫助家長減少不必要的焦慮。(更多內文請見本刊)

小提醒》12年國教確認實施的5大方向:
1.自民國103年8月全面實施。
2.高中職免「學費」。
3.全台劃分為15個免試就學區。
4.入學方式分為75%免試入學和25%考試入學。
5.民國103年起,國三生都需參加會考。

小提醒》表格 基測vs.會考,哪裡不同?
考試目的
會考:掌握學生學習能力
基測:按成績排序,做為入學依據

計分參照
會考:採標準參照;就是先有一個標準,訂出「精熟」是什麼,國三學生的學科表現要達到「精熟」,應具備哪些能力?「基礎」又是什麼?「待加強」又是什麼?
基測:採常模參照;也就是根據當年考試學生的成績常模,和他人比較而得的分數。

計分方式
會考:區分精熟、基礎及待加強3個標準,模糊化區別
基測:百分量尺,把當年參加考試的考生分成100等分

學生壓力
會考:低壓力學生自我能力了解 高壓力
基測:分分計較,許多想擠進「明星高中」的學生,會投入所有精力,放棄考試以外的人生。


文章出自: http://www.cwbook.com.tw/common/magazine.jsp?productID=5340
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
看了最近北北基出現的問題,根本就是外行人引導內行人的做法, 那些在上位的人知道真正問題所在嗎? 竟有某官說出"可以參加轉學考" .


教改一直在變, 現在又出現了"會考", 這是怎樣, 什麼考一大堆, 現在連大人都無所適從了.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SHERR 的頭像
    MISHERR

    MISHERR的另一個天地

    MISHE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